果貿社區裡,對老相機為之瘋狂的癡情男子|專訪:阿哲

撰文ー馬安辰、李厚諭・攝影-李厚諭

果貿社區奇特的格局,為阿哲的家增添不少趣味

 

我不是攝影師,是一位「光學玩家」

推開鐵門,映入眼簾的是溫暖明亮的空間與熱情蹭著我們的貓咪雍正。簡單的陳設,內部擺放各式鏡頭與老相機、牆壁上也貼著數張照片,這些都是阿哲珍藏的紀念物。這個隱身在左營果貿社區內的工作室,正如同阿哲本人,散發著樸實親切的氛圍。

 
 

老相機的魅力

在訪談前的閒聊中,似乎嗅到阿哲已迫不及待與我們分享關於他與老相機的故事。本業從事數位相機與相關設備販售的阿哲,下班後,更是熱衷於蒐集與維修中大畫幅老相機,並帶著他們拍下生活、風景。同時,他也開設Youtube頻道,分享自己與這些老相機的「筆記」。

在大學時因好奇而接觸M42相機,畢業之後,陸續接觸了中片幅、4X5大畫幅老相機。這也是阿哲持續進行底片攝影的原因,他認為,底片相機的發展至今,其系統已經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加上中畫幅、大畫幅相機所拍出的成像並不會輸給現代的數位系統,且在花費上並不見得比數位系統還要來得貴。

 
 

當時身為老相機新手的阿哲,資金並不足以購買更好規格的相機,只能尋找規格較低或是品項相對不佳的老相機。購入之後,阿哲開始嘗試自己修繕,或是向老師傅討教,過程中也修出了興趣。

對每台老相機完美堅持的他,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技術恢復它們過往的風采,為他們創造新生命。他以手上的蔡司鏡頭為例,當初購入時鏡頭的後蓋已經不見,於是自己使用3D列印,做一個新的出來!

 

俗稱航空鏡的Kodak AERO EKTAR 178mm F/2.5 ,過去是裝在飛機上用來進行偵察照相。阿哲購入後將其改裝,使它也能裝在其他4X5大畫幅相機上。

Kodak AERO EKTAR 178mm F/2.5實拍照片 ©阿哲

透過3D列印製作的鏡頭後蓋

 

是光學玩家,才不是攝影師

「光學玩家」說穿了,其實就是老相機收藏家。對阿哲而言,拍照不是重點,他並未要藉由照片呈現對影像的觀點,比起攝影,他更關注於器材上,熱衷於收藏、維修。

其實,有些老相機也「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由於本身在市場上的流通率低,或是產量少,成就了其「稀有性」。面對有些夢幻逸品,阿哲就像寶藏獵人一樣到處尋找,向前輩請求割愛、到外國拍賣網站競標。樂趣不僅是靜態的收藏品,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提著4X5大畫幅老相機,阿哲帶著我們走進果貿社區

 

關於「老相機筆記」

當初會開始筆記,是希望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老相機需要實際操作後才能獲得反饋,而這些反饋阿哲認為是很珍貴的。因此透過親自購入後並且進行實測、比較,去驗證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撰寫成網路文章。他的心得是,其實有些老相機性價比比名牌相機好,只因少了名人加持、品牌知名度而不被看見。

然而,在向前輩們請益的過程中意識到,無論是老相機的故事、操作技巧,甚至是維修技術等相關知識,僅靠前輩口耳相傳,隨著長輩逐漸凋零,這些記憶也將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模糊。因此,阿哲進而拍攝成影片上傳至Youtube,將知識轉化成現代較容易接觸的方式分享出去。

 
 

老相機,新體會

「底片越來越貴,我該賣掉所有的相機?」是前一陣子底片攝影圈流行的話題,起因於底片相繼漲價、停產而使人怯步。阿哲表示,數位取代了一切有關快的事物,但並不會完全取代老相機,老相機與底片攝影成為工藝品與藝術創作的一部份。

在崇尚快速的現代,耗費更多時間和底片的老相機,帶著人們在急促的生活中慢下來。所以,阿哲推薦,如果想要學習攝影,也可以考慮從老相機開始,因為其系統的完整性,不論攝影資歷深淺,皆可以找到一台適合自己的相機,透過手動調整光圈快門等參數,實際體會產出照片的過程,加上底片價格制約,促使你學習認真對待每一張影像。

 
 

作為一位癡情男,無論是否為上班日,阿哲都在接觸與相機相關的事物。自大學時期開始,至今接觸老相機十年,已經三十歲的他仍然持續進行維修、蒐集,不希望受到商業化的綁架,以自己的堅持與步調展現對老相機的熱愛。關於下一個十年,阿哲仍繼續徜徉在光學大海中,探索更多的未知與可能,例如他近期使用改裝過的SONY A7系列無反相機,玩起了紅外線攝影,透過相機呈現肉眼無法見到的色彩景象。

 

紅外線攝影下的高雄孔廟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