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一攤老鹽埕

撰文-潘家安・採訪-潘家安・攝影-江芳瑜

全賊仔市最年輕的女人

全賊仔市最年輕的女人

 

賊仔市訪調


大紅色的「賊仔市」招牌和引人注意的小偷圖案下以小字寫著,高雄市第四集中市場,耐人尋味的名稱,使我們踏進裏頭,想一探究竟。

狹長的灰色磁磚地面,日光燈一排排照到尾端,兩旁是密集而小坪數的店面。店面賣著令人眼花撩亂的商品,有色彩鮮艷的衣物、一球球普洱茶、傳統的餅乾糖果、以及或黃或白或各色的瓶瓶罐罐。其中也有許多的店家僅剩帶著鏽斑的藍色捲門,聞風不動。烈日照射下,裏頭顯得陰涼、冷清。

冷清的街市

冷清的街市

起初,我們是知道1908年起,日本政府於鹽埕進行築港計畫,當時已有相當海上貨運基礎的鹽埕更是在港口落成後,迎來一陣發展歷程的高峰。


而與阿嬤的對話之中,時間推移到約50年前,也是她開始在賊仔市做生意的時候。她劈頭便和我們說: 「當時,店租要三萬五! 現在兩千,還沒人要!」,一時間我們還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但阿嬤口中的比較其實便是鹽埕區沒落前後的落差。當一艘艘載滿貨物的運船,在高雄港停下時,船上的工人開始爭相搬著大量的貨物,依著潛規則,較小型的產品,如糖果餅乾、保養品化妝品等「水貨」,便會由專人先行蒐集並到賊仔市的店家中進行販賣。這樣非正規經過海關檢驗、課稅的貨品,便是所謂水貨,而有些人仗職務之便逕行私藏貨品,於此營利,都未經過正規管道進入市場,因此便統稱為「賊仔市」。當時的「賊仔市」販售的幾乎都是來自日本的舶來品,偶爾應客人要求也販售韓國的乾燥香菇,阿嬤當年更是會與附近商家一同成團,到日本批發大量成衣回台販售。

依舊賣著當年日本高級化妝品的阿嬤

依舊賣著當年日本高級化妝品的阿嬤

2.JPG


建港後大量人口移入及各式消費需求產生,民間便在低管制的情況下自行運作,也彼此建立了良好的默契與地方情感。

然而隨著時光更迭,鹽埕的好景也已成過往,70年代起蕭條的經濟與都市移轉,讓賊仔市和整個鹽埕一同步入空洞。阿嬤說起主要賊仔市沒落原因,大致有二:

  • 台灣隨著加入WTO及與多國互動下,大量進口的貨品與種類日益繁多,因而毋須由賊仔市供應民間舶來品。

  • 網路購物興起,現代顧客有更多元需求及管道,可以透過網路滿足。


多年前賊仔市前馬路(薛玄輝 提供)

多年前賊仔市前馬路(薛玄輝 提供)

那麼店家們怎麼辦? 現在的經營走向小量批發與零售,年邁的她稱這是「老人生意」,因為自己是老人,顧客是老人,賣的東西也都是老人用的。貨架的產品都是來自日本的老牌保養品,而習慣使用這些產品的客人們,從當年起至現今也都有相當年紀,但熟悉的購買管道和產品依然是賊仔市中帶有古味的瓶瓶罐罐與衣物。


瓶瓶罐罐的進口膏藥,老客戶的最愛。

瓶瓶罐罐的進口膏藥,老客戶的最愛。

賊仔市內多個攤位都會販賣雜糧乾貨,加入防腐劑的時間讓這生意在不確定的時代裡可以存放。

賊仔市內多個攤位都會販賣雜糧乾貨,加入防腐劑的時間讓這生意在不確定的時代裡可以存放。


比起營利,我們也觀察到,對於阿嬤而言與熟識的客人互動或許是持續開張的原因。一個老伯伯匆匆地跑來向阿嬤詢問某產品的價錢,似乎是要跟姊姊轉買,不希望占了姐姐便宜,兩人也寒暄了一陣子。空蕩的長街便揚著兩人的笑聲,在外工作,假日偶爾來此幫忙的女兒也笑笑的和我們解釋,沒有生意的時候便店內休息、見到熟客便一陣社交、彷彿退休又未退休,輕巧的生意經營,這就是「老人生意」。

賊仔市內的第二代經營者

賊仔市內的第二代經營者

 

 
 

鹽埕老街 賊仔市

  • 地點| 高雄市鹽埕區富野路27巷